网上科普有关“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种笔画。
2、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所学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本课所含的德育教育目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卡通动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初读,整体感知
2、请学生根据教师所题问题复述课文大意
二、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习第一段
师:仔细阅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然后帮老师把这些小动物的摆放到对应的音节上。
2、学习第二段
师:三个小伙伴遇到的第一个麻烦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请另一名学生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树坑的演示过程)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不要紧,不要紧"要读出小野猪一点也不放在心上的语气。
3、学习第三段
师:刚刚才把树坑挖好,他们又遇到了麻烦,这次是谁帮忙解决的呢?(出示一堆肥料的,请学生演示)
指导朗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适当的声调语气来读小袋鼠的话
4、学习第四段
师:树坑和肥料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三个小伙伴又做了什么?(出示相应的,学生演示)
5、学习第五段
师:小树种下了,要它长的壮还要多浇水,可是这三个小伙伴又忘了带水桶,小象却自告奋勇要帮忙,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相应,学生演示)
6、学习第六段
师:小树栽好了,三个小伙伴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
三、总结全文,理解含义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加深对文中人物的印象
请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排演一个课本剧
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三个小伙伴最终可以把小树种好?为什么他们种树会遇到这么多麻烦呢?怎样做可以避免这些麻烦呢?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遇到麻烦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只要大家密切合作,各尽所能一定可以克服困难;另一方面,做事之前一定要计划好,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四、指导朗读和背诵
分角色朗读
小组中比赛读,然后推荐一名同学进行班级比赛
边表演边读
五、布置作业:
2.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教案
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学认二类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课文。
3、懂得要团结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重点
读背和识字写字。
难点
识字和写字。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引出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三个小伙伴在一起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学生观看录像。)
2、(投影图一)说说三个小伙伴去干什么?指导朗读第一段。
3、说说栽树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分句指导朗读,体会句子意思。
2、板书:硬嘴巴拱土
(二)学习第三、四段
1、读了第三段,你们知道了什么?板书:皮口袋运肥
2、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评议朗读情况。)
3、引读第四段。
(三)学习第五段
1、学生分小组朗读表演。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评议。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投影图二)说说三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2、指导学生读好感叹句子。
3、小结。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巴把
2、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巩固课文内容,练习表演课本剧。
3、学习剩下的生字,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说三个小伙伴做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做的?
2、你喜欢哪个小伙伴?为什么?
二、朗读课文
1、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分角色扮演课本剧。
4、评议表演情况,选出表演者。
三、写字练习
1、出示生字:同没有要就拉么
2、学生自主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提出注意点。
4、学生描红,临写。
作业布置
1、生字抄写。
3.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教案
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词卡,学生认读)
2、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三个小伙伴(指,学生说)
二、新授
第1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三个小伙伴一起去种树的画面,以及第一自然段的文字。)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评议,齐读)。
2、从图上你能看出他们是去种树的吗?
可是,他们没有带工具啊。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板书:困难)
3、学生自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指名回答,出示困难,读。
第2自然段
1、种树要先挖树坑,没有锄头怎么办呢?他们现在肯定很——-着急。(出示句子)你能着急地读一读这句话吗?(指名读,齐读)
2、这时,小野猪马上说话了。(板书:说)
(出示野猪说话图)谁来给他配配音(学生说野猪说的话)
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加动作读
3、小野猪是这么说的,他是怎么做的?(板书:做)
(学生读)(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你会学学小野猪是怎样用嘴巴拱树坑的吗?
想看看小野猪是怎么拱树坑的吗?(出示动画)
加上动作读一读小野猪是怎么做的。
4、小结,完成板书贴
5、齐读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1、坑挖好了,还要有肥料啊。可是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呢?
2、学生自学第3段,找出小袋鼠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指名交流,指导读书,看动画,加动作读,学生完成板书。
4、齐读第3段
第4自然段
该种树了(出示句子)读,加动作读
第5自然段
1、树种好了吗?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2、学生自学第5段,想怎么完成板书。
3、指名板书贴,说说为什么,指导读书,看动画,加动作读。
4、齐读
第6自然段
1、树种好啦,他们多开心啊,(句子出示)读
2、看他们在跳舞呢(出示动画)
3、我们一起来吧。边跳边读。
三、总结
树种好了,你认为是谁的功劳?
四、表演
你喜欢他们吗?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小组合作,戴头饰练习表演,指名小组表演。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 考 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课件
活动目标
1、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感知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知道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
2、用幼儿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构建“森林公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难点
了解各种各样的树及树木给动物、人类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活动准备
树叶的标本、各种树木的照片、相关树木的视频、彩纸、彩笔、蜡笔、橡皮泥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原始森林里,恐龙等多种野生动物在树林里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将
幼儿注意力吸引到这一活动中来。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树各种各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在教学中,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幼儿在树林里,通过亲自看、摸,充分感知树的各种各样,获取树的相关经验,“你还见过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3、观看视频,由于原始森林的破坏,大量树木被毁坏,恐龙及很多动物被灭绝了。现在很大城市出现沙尘暴。
4、幼儿讨论: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这里,一方面充分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借助现代教学媒介,解决难点,采用碟片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5、结合植树节,幼儿自选材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森林”,在这里,我们让孩子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做自己喜欢的事来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和爱护。教师始终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
结束部分:幼儿在“小树苗快长大”的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把自己想像成小树苗,让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进一步提高。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理解本课词语。
3、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强大。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课词语,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强大。
教具:ppt、录像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理解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二、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三、阅读课文,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的笔顺。
(2)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进一步了解国庆大典的盛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城楼红灯金水桥
大典检阅海陆空
礼炮焰火狂欢夜
神州腾飞中国龙
2.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
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3.学生评价
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我边读边想像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
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
出示投影片
7.指名读,评议,再读。
8.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把剩余的生字一齐学完。
2.读读这些词语。
3.看看这些字,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互相交流。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
狂:新偏旁“犭”(反犬旁)。
焰:焰字的书写笔顺。
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
5.你觉得这些生字怎样写美观呢?好好观察一下重点指导:
州:是“川”加三点,“川”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比较有趣。整节课上下来还是比较顺利的,教学思路就在课件里。备课的时候我修改了导入的方法,改成猜谜导入,以熟悉的诗歌《咏柳》复习导入,引出所咏的对象为柳树。再揭示课题: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一首儿歌也是介绍各种树木的,请大家一起读课题:《树之歌》。接下来直奔主题。
环节一:识字教学
先自读课文,边读边思:
①儿歌里有几句句子?
②儿歌中提及了几种树木?用横线画出。
再归类这些带有木字旁的字,集中识字。随后归类剩下的生字再认,最后小游戏捡树叶,复习巩固。
环节二:走进课文
出示,随指认树木种类并朗读句子。当说到“梧桐树叶像手掌”时,相机介绍比喻的修辞手法,再利用“什么像什么”句式锻炼说话。“松柏四季披绿装”句,相机介绍拟人。最后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环节三:细读课文
1、儿歌从哪几方面来写树的,加点关键词,得出是从样子、颜色、习性、价值或作用这四个方面来写的。
2、与树有关名言:逐句出示并请学生自己解释,交流后纠正答案。补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名言要背默。
3、最后课后“读一读,记一记”,想特点,编儿歌。
反思:
①缺少上课的情感带动,有时候有点面瘫。
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